依托真语文课堂,打造“自然高效语文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2017-2-21 20:52:00 | By: renyingying ]
 

依托真语文课堂,打造“自然高效语文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执笔:   陆常波

 

一、课题的提出

一)深化教育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明确要求。“小学语文”,在语文前面加了个定语“小学”,显而易见他与“中学语文”“大学语文”都有着不同的概念与教法。广大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困惑着这学语文教学到底是怎样教是有效和高效?社会也在困惑为什么小学语文教了六年,可是效果甚微?“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大多过不了关”——数十年前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所指出的语文教学的尴尬境况当前依然存在;“语文教育面临一个悲哀,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多年前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先生所说的学生学习的状况目前有愈演愈烈之势。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急需以人为本,扎实开展真语文课堂教学的自然高效课堂,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才能在课堂上得到落实。。

(二)推进课程改革发展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明确要求。新课程改革十几年来,无数语文教师历经沧桑.殚精竭虑,对语文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对推进语文教学改革、促进人们思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定位,理论界称为“转身”,实现“华丽转身”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实践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也符合铜陵市教育局当前对中小学学科建设的要求。只有建立在真语文课堂的基础上,才有学科发展。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真切需要。学生发展需要真教真学。“真”,即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什么是“语文”,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最初并不叫“语文”。叶圣陶先生讲的一段话: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真语文在“真学、真教、真思”的前提下为育真人、有语文味、自然高效的语文。只有“真语文”教学才有真效益,才能切实提高素养。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依托课堂教真语文,打造“自然高效语文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着力让教师提升理论素养,转变教学观念,立足教学实际,打造自然高效的语文课堂,着眼学生语言文字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为深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实现伟大教育梦夯实智力基础。

二、研究范围

本课题研究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文件精神,促进城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均衡优质发展。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遵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规律,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以“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为突破口,强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解决小学语文存在的“费时低效”的问题。以市县区两级名师工作室为依托,立足我市城乡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努力构建自然高效课堂,切实提高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效益,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可供借鉴和操作的教学模式。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预计在三年内,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推出系列教学课例、设计汇编、成果汇编和教学专著。探索出符合一线教学实际,能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自然高效课堂教学经验,提炼总结并构建便于借鉴和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转变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和观念,提升城乡教师课堂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区域内城乡教师和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提升,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界定为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的自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自然高效的写字教学模式的构建。

1.低年级段“趣味性识字写字”教学模式研究。

旨在低年级段进行学生基础识字和写字的教学研究。立足低年级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通过创编新颖有效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和特点,牢固掌握识字写字方法,扩大学生识字量。扎实指导汉字书写规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识字写字水平。

2.中年级段“知识性识字写字”教学模式研究。

旨在中年级段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立足字理及汉语词汇特点,通过阅读教学中随文识字、随文识词的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汉字识字方法,渗透汉字书写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强化学生的写字能力和纠错能力,提升汉字听写与欣赏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不断提升学生的写字能力和字词综合运用能力。

3.高年级段“人文性识字写字”教学模式研究。

旨在高年级段结合阅读教学,进行探索性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立足于学生语文能力和水平,结合城乡文化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富有地域性特点的识字写字教学研究,丰富学生对汉字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有效探索书法教学在高年级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引导学生探究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激发学生对书法、楹联、章法、题款以及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构建自然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1.研究语文教学规律,厘清真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与特点。

通过专家引领、教学研究、案例分析、专家报告、科学比较等方式,厘清真语文教学的本质与特点,突破一线语文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难题。通过建立实验基地,引领教师理论研究,总结教学经验,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树立“真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握语文课程学科特点,加强学生语用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立足语文新课程标准,建立“真假”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

假的特征一是教师方面。忽略语文学科特点,追求无效学科整合;忽略语言文字训练,追求无序情感体悟。二是教学策略方面。忽略文本语文实践,追求课堂无限延伸。PPT和各种声光设备,让人眼花缭乱,以及让学生朗诵腔十足的诵读和老师堆起来的假笑等,这都是假语文课,不是真语文课。本课题的研究着力建立一个便捷可供操作的评价标准,便于教师自我判断和纠正,有效推进课堂教学健康发展。

3.依托阅读教学的研究,构建“教真语文 自然高效”教学模式。

建立符合“自然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三个辩证关系。评价虚与实、教材进与退、师生主与次的三个重要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要牢牢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课堂教学中要能提升三个维度层次,在具体语言实践中提升师生对话的层次,提升指导实践的层次,提升问题思辩的层次。要遵循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握学科性质的本质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要紧扣课程的基本特征方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研究方法:

该课题研究主要采取理论研究法、实践研究法、教育比较研究法、教育科学统计法。理论研究主要运用于课题的基础理论支撑和构建,其中包括儿童心理学、书法理论、汉字研究理论等。实践研究法主要立足课堂采用教学切片分析、教学案例诊断、创新教学研究等方法。教育比较研究法主要运用于课题起始阶段与总结阶段的对比研究。教学科学统计法主要是指在评价模式过程中以科学数据为标准,准确衡量课题研究成果与价值。根据课题进展和需要、还可采取行动研究法。在实施过程中一边探索,一边研究,分头建立、逐步修订和完善,最终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备的体系和机制,辅助采取调查法、文献研究法。

六、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教真语文”源于201211月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推出了“真语文”大讨论活动。 20121123日,《语言文字报》和《语文建设》杂志联合全国14省市32校发布了《聚龙宣言》。教师要真讲、学生要真学、评价者要真评;在真语文的旗帜下,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好语文。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体系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也是全国第一个将“教真语文”作为区域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题主题进行系统研究。预计突破点在于

1.突破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壁垒,在理论与教师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借助名师工作室团队的优秀师资,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将新课程改革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经验。

2.强化区域学科建设的力度,建立跨区域的教师科研机制。紧密结合市教育局开展的中小学学科建设的要求,整合优秀师资力量,形成富有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团队,打造特色品牌。

3.结合现代资讯科技的辅助,建立打造自然高效课堂资源库。借助市教育局教育资源网平台,建立高水平的优质课、典型案例分析视频资源库和优秀课件资源库。

4.强化理论总结和提升,编写课题研究“教真语文育真人”理论与实践研究专著,将系统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凝练课题经验模式,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可供借鉴的资料,进一步扩大课题影响,服务更多学生。

5.强化写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纵深研究,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效整合。借助现代科技强化学生写字能力,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形成典型课例并召开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或高层峰会。

七、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一)科研团队力量雄厚。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为铜陵市陆常波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其中李玲、张东辉为县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有着丰富的课题研究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陆常东校长为狮子山区语文教学专家、市学科带头人主持过多项省市课题研究。佘丽萍老师为铜陵县知名小学语文专家。这支教科研团队在我市乃至我省都是有着较高的研究水平。

(二)科研经费保障到位。

本课题的研究经费主要来自于陆常波名师工作室的专项经费,少部分来自于张东辉名师工作室、李玲名师工作室以及相关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积极开展与社会力量联谊争取赞助资金。课题的研究经费能得到充分保障和落实。

(三)专家指导保障到位。

本课题的研究在起始阶段就得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吴福雷老师、铜陵市教育局教研室芮良敏老师等专家的指点,其中贾志敏、吴福雷、芮良敏、汪修祥、朱建华、佘承智等专家名师都是该课题的指导老师,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强的人力支撑和智慧资源。

(四)资料准备充分扎实。

为了准备该项课题研究,课题组分别购置了相关的专业书籍,选送教师参加高层次的论坛培训。201312月课题组承担了“教真语文,打造自然课堂”的高层论坛,20145月又应邀在安徽省首届“构建名师联盟,打造徽派名师”论坛上做展示课。经过一年的准备和积累,分别在铜陵市一县三区开展了“教真语文,打造自然课堂”的系类研讨交流,有了充分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为下一步深入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科研方法科学有效。

该课题研究主要采取理论研究法、实践研究法、教育比较研究法、教育科学统计法。理论研究主要运用于课题的基础理论支撑和构建,其中包括儿童心理学、书法理论、汉字研究理论等。实践研究法主要立足课堂采用教学切片分析、教学案例诊断、创新教学研究等方法。教育比较研究法主要运用于课题起始阶段与总结阶段的对比研究。教学科学统计法主要是指在评价模式过程中以科学数据为标准,准确衡量课题研究成果与价值。

八、研究过程

理论分析和试验阶段(2013.92014.4  教学课例、理论反思、研究论文

题申报和实验阶段(2014.52014.12) 研究论文、教学课例、教学反思、区域研讨

题推进和提升阶段(2014.122015.5) 论坛展示、教学课例、论文汇编、交流展示

题总结和展示阶段(2015.52015.6  成果专著、高峰展示、论文汇编、教学案例

主要研究阶段

成果形式

研究阶段

时间

理论分析和试验阶段

2013.92014.4

教学课例、理论反思、研究论文

课题申报和实验阶段

2014.52014.12

研究论文、教学课例、教学反思、区域研讨

课题推进和提升阶段

2014.122015.5

论坛展示、教学课例、论文汇编、区域交流展示

课题总结和展示阶段

2015.52015.6

成果专著、教学光盘、高峰展示、论文汇编、教学案例

九、研究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成果专著、全国高峰教学论坛、优秀教学课例汇编、经典课例光盘、典型课例展示、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汇编

十、课题组分工情况

(一)阅读教学研究小组:

张东辉、查从发、夏林、黄美娥负责相关阅读教学理论指引、教学策略指导、教学反思成长以及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相关工作。

李娅、黄晓莉、李文静、邰文娟负责具体课例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的撰写以及教学实录的整理和汇编。 

(二)写字教学研究小组:

兰霞、丁先芳、江谢琴负责相关写字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手段运用、教学成效检测以及教师写字与书法专业素养的提高,并系统总结相关经验。

董婷婷、孙琼丽、王润、章玉婷、刘凡、杨宇璇负责具体课例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的撰写以及教学实录的整理和汇编。 

(三)综合理论研究小组

陆常波、曹梅、陆常东、李玲、佘丽萍负责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分析,为课题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障,并积极提供有效的策略指导和支撑。

(三)后勤服务联络小组

查从发、张东辉、章玉婷、李玲负责相关活动的场地以及人员联络,教学设备及相关准备工作的协调与安排。

(四)专家指导服务小组

贾志敏、吴福雷、孔祥明、芮良敏、汪修祥、朱建华,提供本课题研究的专业引领和指导,定期召开专业学术研讨活动。策划指导课题组的阶段性研究工作,指导开展全国性教学研讨活动,出版教学研究成果专著。  

 
 
  • 标签:真语文 高效课堂 
    发表评论:
     

    时 间 记 忆
    <<  < 2017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天涯博客欢迎您!